《亚太经济时报》 中国激光巨人 -凯发网站

凯发网站-凯发k8官网下载

凯发网站-凯发k8官网下载 动态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亚太经济时报》 中国激光巨人

2007-04-29
播报新闻

        激光技术是二十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一。

 

  196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一年后,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在长春光机所诞生。原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的激光研究比世界激光起步整整晚十年,不过经过近30年的发展,后来居上。如今,“中国激光看华工”已成为教育界和科技界公认的事实。

 

  1999年7月,以原华中理工大学部分校属优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设立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2000年6月8日,华工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首家以激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以光电子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产业。2000年,“中国光谷”;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正在中国中部特大中心城市武汉崛起。华工科技作为民族激光产业的领航者和代言人,承担起建设“中国光谷”的历史重任。 技术开拓:为激光产业铺路的一代脊梁 历史总是垂青和铭记于那些最有创见最具活力的人。

 

  1971年12月15日,原华中理工大学南一楼一楼的一间教室里,9名来自华工机一系的青年教师聚在一起,成立了激光科研组。他们以科普刊物《激光》为启蒙教材着手研制氦氖激光器,从而翻开了华工激光发展史上的第一页。这一天,已成为华工激光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9名创始人是:韩晏生、徐启阳、李正佳、何云贵、叶和清、戴宝玉、吴业民、刘经燕、过大江。 纵观华工激光30年发展历程,华工激光是以固体激光器“起家”,以气体激光器“发家”。而在这起家发家的创业过程中,凝聚着以朱九思、李再光、李正佳、李适民、李家容、黄维玲等为代表的一代科研群体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们在中国民族激光产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1972到1978年,作为华工激光开始起家的阶段,固体激光器的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时任华中工学院院长的朱九思以及徐启阳、韩晏生等积极公关,先后同北京706厂、718厂和774厂签定合作协议,承担电子工业部的激光封装焊接等7个项目,科研经费达200万元。为保证项目的顺利攻关,朱九思从其他院系抽调50名精英加盟激光科研组。大家凭着对激光的热爱,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并顶住了当时政治风气的干扰,潜心研究。经过整整5个春秋的科研实验攻关, 1978年,7个项目正式完成。同年,在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上,华工的激光焊接机项目获得大会最高荣誉-“全国科学大会奖”,并于1980年通过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同年投入北京206厂的生产线上使用。

 

  1978年-1985年,华工激光气体激光器发展步入黄金阶段,我国激光技术的权威之一、李再光教授作为中坚人物在这段历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他人在华工喻家山后面的人防工程里开山洞。心却在时刻关注国外的激光研究动向,通过翻阅了大量国外学术刊物,他发现国外正在从事的高功率co2激光器非常有发展前景。便提出搞应用价值大、要求水平高的科研项目的设想,。他的建议得到了朱九思的大力支持。激光研究室扩大为研究所,李再光担任所长。并抽调李家容、王汉生、邱军林、李适民等精英汇聚旗下,开始了大功率co2激光器的攻关。随着1000瓦、2000瓦、5000瓦等大功率co2激光器的相继通过国家鉴定,华工激光确立了其在中国激光研究领域的“龙头老大”的地位。

 

  1985年-1995年,华工激光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86年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992年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继落户华工,为华工激光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华工激光的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李再光教授主持研制的高功率co2激光器此时已在清华大学、长春一汽等13所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运转,在生产、教学和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借此东风,华工激光的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如在蓝绿激光通信、co2气动激光、光计算及磁约束激励co2激光器等几个学科方向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蓝绿激光通信项目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网站地图